在这个世界上,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让人动容的,也是各种文学作品、影视作品的核心主题。但在现实中,许多父母都觉得难以和孩子沟通,在教育孩子方面困难重重,一些80后、90后也开始控诉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“虐待”。北大毕业留学生“万言书”声讨父母“你们可曾看到我真实的存在”,近2万名网友在网络上声讨“父母皆祸害”等新闻引起各界热议。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美好的,是孩子成长的沃土,是温暖孩子的阳光,但在许多家庭中,这种爱却变成了伤害。我们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出发,探究亲子关系中的纠结 。 亲子之间的冲突,很多时候是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人文教育理念冲突的外化。心理学家萨提亚把人际关系分为“等级模式”和“平等模式”。“等级模式”强调权力和地位、权威和服从,“平等模式”则强调互相尊重、民主和人格的平等。东方文化多遵循“等级模式”,传统观念认为,父母天生拥有教育的权威:因为我是父母,所以你要听我的。提到父母对孩子的爱,大多数人总会觉得是崇高、伟大、不可亵渎的,无论父母做了什么,一切都是为了孩子,父母一切的失误似乎都可被原谅,分析和评论父母对孩子的爱,内心也会有种道德焦虑感。现代教育更强调“平等模式”,重视开放式沟通和交流:因为我爱你,所以我要尊重你,亲子之间要平等地讨论问题,一起寻找对策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物质条件日益丰富,新一代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增强,对民主和平等的要求也日益提升。父母如果不能在人格上尊重孩子,平等交流,很容易被孩子拒绝在心门之外,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成了空洞的说教,结果就是家长焦虑、孩子抗拒。所以,时代变迁带来的新旧教育理念的冲突,是目前亲子关系问题的根源之一。中国古语有云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。现代心理学一系列研究表明:5岁以前是孩子形成情感依恋、安全感、人际信任感、勤奋感、主动性、性别认同等核心心理品质的关键期,因此,这一阶段的教育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幼儿期,良好的亲子情感链接对于幼儿心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是一个人未来心理健康、人格健全的基础。长期以来,整个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亲子情感关系的重要性。一方面,许多父母或因为工作,或因精力有限,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。这些孩子的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,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断裂,父母成了孩子心里的一个抽象概念和符号,而不是内心深处“温暖的存在”。另一方面,虽然有些父母也注重早期教育,把孩子送到各种早教机构进行培养,但是这些文化艺术类的辅导班多侧重孩子知识技能、身体素质的培养。亲子之间的沟通多是围绕“你学了什么,如何学得更好”,而不是“你开心吗,今天交了几个好朋友”等心理层面的内容。当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依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父母又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学习内容而不是孩子的内心感受时,孩子就不会感受到被包容、被爱的温暖,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,只有自己做好事情、学习成绩好了才是值得被爱的。如果做错事、学习成绩不好,就会处在害怕被批评、害怕得不到父母的爱的恐惧之中,亲子之间的情感隔阂也就由此产生了。这也是很多孩子长大成人之后,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,并不是真正爱自己的重要原因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,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社会心理生态。人们总是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打破了人们的心理平衡。少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自我价值感爆棚,同时也让很多人在羡慕之中陷入自卑的心理漩涡。当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低下时,最有可能的后果就是告诉孩子:“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,你是我们家的唯一希望。”父母省吃俭用,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,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出人头地,过得比自己好。父母通过自我牺牲来给孩子更多的物质满足,并以此期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期待。在家庭中,父母的牺牲给了孩子一个信号:“父母是不重要的,为了你,我们可以牺牲自己。”这种低到尘埃的姿态用“身教”告诉孩子“不用尊重”。另外一种结果是有些孩子看到了父母的牺牲,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看到父母过得不好,自己却吃得好穿得好,内心产生愧疚感。父母把改变家庭命运的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,本身就是不可承受之重,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、适合自己的道路,如果非要把期望强加给孩子,就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自己内心的分离和隔离感。在这种情况下,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付出越多,孩子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越重,感受到的不是温暖的爱和支持,而是沉重的心理负担。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发现许多很优秀的大学生都得了“空心病”,主要是因为早期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压力和过分期待,让孩子失去了对内心真实自我的感受,总是为了满足外在的期待而生活,当一个个外在目标实现后,却发现自我已经迷失。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:“母爱是我们来到人世的源地,她是自然,是土壤,是海洋。父亲则代表思想的世界,人造物的世界,法律和秩序的世界,旅行和冒险的世界。”在家庭教育中,母亲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灵抚慰,父亲教孩子规则、运动、游戏和力量,二者缺一不可。在实际生活中,不少父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经常是游离或者缺失的。一方面,社会竞争压力迫使男人把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之外的职业生涯发展中;另一方面,受性别偏见的影响,很多人认为教育孩子特别是陪伴孩子是母亲的事情,是男人所不擅长且不值得去做的“小事”。现在很多男孩缺少男子汉气概,和父亲在教育中的缺失有着莫大的关系。孩子只有通过和父亲玩耍,才能喜欢父亲、认同父亲,从父亲身上学习到勇敢、责任、坚强等品质。父亲角色的缺失还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——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过于紧密。现代临床心理学认为,父亲、母亲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个情感三角关系,这个三角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家庭是否幸福,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起到关键作用。如果一个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,这个三角形就会发生偏差,最严重的是形成母亲和孩子的二元关系。在母子二元关系模式里,母亲把大部分的情感倾注在孩子身上,孩子成了她生活的重心,母亲的喜怒哀乐甚至价值感都取决于孩子。孩子往往承担“丈夫”和“孩子”两个角色,母亲和孩子成了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,就像泰戈尔写到的:“花为什么谢了呢?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,因此花谢了。琴弦为什么断了呢?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,因此琴弦断了。”这种母子二元关系,很容易让孩子感到窒息。在这种情况下,孩子容易形成依赖、以自我为中心、任性、情绪化等心理特点。在母子二元关系中,母爱常常成为一种束缚和牵绊。孩子总要长大离家、恋爱结婚的,对于把人生的重心和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的母亲而言,这种分离难以承受。因为孩子的独立和离家,就相当于把母亲的所有情感、所有希望、人生的意义都带走了。在二元关系下,对于母亲而言,母子分离不亚于一次心灵的死亡,这种对分离的恐惧,很容易变成一种毁灭性的破坏力量。从人性角度而言,作为一个人,母亲会本能地想抓住孩子,拒绝分离,为了不让孩子离开,母亲会运用各种手段留住孩子,讨好、威胁,甚至以死相逼。正如弗洛姆所说:“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爱孩子的母亲,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,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。”东西方文化视角不同,让我们发现差异的同时也带来观念的冲突和创新。用西方的教育观念作为标准来衡量东方文化,无疑有失公允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,不同文化,不同国家,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家庭也有其自己的特征,并没有所谓统一的、完美的模式。很多时候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,是因为其社会文化土壤发生了变化,我们的观念没有及时调整。传统心理学是问题取向的,现代积极心理学是资源取向的。中国文化里的道家是辩证的,提出了“阴阳互补、有无相生、利弊相依”的理念,这和积极心理学的观念其实是一体的。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,每个人所经历的一切,如果运用得当,都可以成为资源。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,当你带着寻找问题的眼光看世界,这个世界就充满了问题。如果一个人只看阴影,就无暇顾及阳光。如果我们一味地谴责和讨伐父母,这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循环——父母苛责我,我继续苛责别人。如果尝试寻找积极面就会发现,一个在父母苛责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好的学业成绩和成就,一个在父母忽视下长大的孩子也许有更好的独立性和生存技能。北大留学生虽然写出了“万言书”谴责父母,但能够考上北大并出国深造,这本身不也是一种成功吗?这份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父母的严格要求。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,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完美的教育,也不存在完美的父母。我们所能做的,就是反省和学习,觉察自己的内心,觉察自己的教育观念,学习新的观念和新的行为模式。
来源:学习强国《教育家杂志》
作者:缪佩君 程奇
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